進口沙發的合理價格?

  開門見山大哉問,想上網幫自己科普一下只會發現大多都是內容空洞的業配文,咕狗到最後連到底該花多少錢才是正常的都搞不清楚,出門買家具就好像龍潭虎穴大冒險,一不小心就被吃乾抹淨,心很累,不開心,疑神疑鬼,覺得自己好像被騙了,總有刁民要害朕。有以上症頭的可以花點時間看看這篇文章,希望能替大家解釋心中的疑惑—「家具店為什麼都用喊價的?」

  相信大家一定最想知道到底「合理的價錢」在哪裡,為什麼網路上找不到公開的定價?(這裡講的是中高階市場,低價市場已經非常公開,很多都直接走網購了,沒有這個問題),這麼普通的問題竟然到了2021年都還沒有答案,難道其中有什麼不可言說的貓膩?

  其實沒有什麼神秘的,單純只是因為高階家俱的原料有相對稀少的問題,沒辦法重覆大量生產,以木頭家具舉例,就是某種木料很稀少(像是已經幾乎沒有新品被做出來的黑檀木傢俱),天然原料大多有這種問題,它們的外觀都是獨一無二的,石材、實木製品、皮革…消費者根本無從比價,只能被動的等待賣方開價;換成沙發的話可能就是這張沙發的皮革很稀少,例如某些苯染皮每次做出一小批後,下一次再生產出來的顏色又會和上批不同,再也做不出同樣的顏色,那麼你的沙發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超級限量版,一張普通沙發用普通牛皮製作可能賣15萬,單單換成其他皮後就搖身一變40萬,而且就算只是普通牛皮也還能再細分成不同的品質,造成不同的顧客買的同款沙發有許多種定價,彼此間的差異還可能很大。

  台灣市場很小,代理商大多只會幫熱門款式做少量庫存,其餘的就只有展場那一套,這種情況下是無法比價的,因為過了這村就沒這店,價錢無法接受的話,就只能買別家的別種款式了。目前進口家具的資訊仍然很不對稱,不止消費者根本摸不清店家真正的成本大概在哪,連業者彼此間也猜不準別人的成本。所以很自然就形成找不到「合理的價錢」的現象,去家具店買家具變成很多人心中的苦差事,大部份的商家不會標明價錢,標價錢的也大多不是成交價,實際的價錢是店家確定你真的對這件家具有興趣後,兩方互相試探,跳一場你退我進的華爾滋後聊天聊出來的。如果店家覺得你只是問問,那麼他也不會輕易給出真正的價錢。

  雖然成交價是那麼的神秘,但是還是有個大趨勢可以參考,例如一般的原木家具,橡木會很貴而松木最便宜,(以下的這段的內容我考慮很久不知該不該寫在網頁上給人看,大家參考就好,凡事有例外)

A.台製的塑膠皮沙發2~3萬多算是合理,若遠低於此價,你可能要研究一下塑膠皮的品質或是沙發的真正產地;


B.低價(1萬多或以下的)布沙發大多是中國製,這區間要擔心的不是沙發的外表或好不好坐,是那些你眼睛看不到的地方,此外對耐用性也不要有過多的期待;


C. 其實很多台灣的沙發小工廠都有能力做所謂的「復刻版沙發」,外型可以做到一模一樣,手藝精良,皮革也大多是進口的高級品,不過受限於台廠的規模,有很多在這裡不能說的小眉角是沒辦法的……最終它們當然不可能和原廠完全一樣,畢竟很多品牌沙發的原廠和皮廠之間有特供料。價錢當然是獨立報價,2X萬~3X萬算是比較常見,至於本尊,大多是接近百萬或破百萬的等級,不到這個等級的,建議您可以直接買歐洲製的其他品牌,四五十萬的預算已經有蠻多選擇;


D. 品牌沙發的價錢和產地有關,許多歐美大品牌在中國和東南亞設有工廠,中國廠價位最低,東南亞廠則是目前大家比較可以接受的價位(L型沙發7~13萬左右),歐洲製…幾乎都是店洽,說不出個範圍;


E.台製的布沙發,5萬附近算是合理(如果它真的是台製),再往上的話看個人喜好了,每個人接受度不同,但不算誇張;


F.歐洲製的布沙發(中高階)並沒有便宜多少,和台灣習慣的布沙發價位不太一樣;


G.半牛皮沙發似乎是亞洲特產(我不確定,但是自己進口和出國看展好像沒見過…也許我見識太少),算是目前皮沙發市場的主流,價位大約3~6萬,IKXX裡很多半牛皮沙發可以挑;


H.寫到最後有朋友問我台製的真皮沙發多少錢,嗯…其實上面講的「復刻沙發」就是「台製真皮沙發」,扣除專門為你訂製打版這一點,最少也要十幾萬,這時又有人會說,我爸十幾年前買的真皮沙發不用十萬,那只好坐時光機回去買了;


I. 中國製的高階皮沙發(單指非歐美品牌陸廠製造的)?必然是有的,但是這水很深,我%數不夠就不評論了。

  以上整大段都只是大概的參考,請勿過度堅持,寫這個我覺得有點不妥,也許哪天會刪掉。